过年拜访老师的时候,老师很意外的对我说:“那时,还真没发现你写作的天分。”对,没错,我确实没有那种天分,我始终觉得自己写的东西都是在“扯”,在说自己心里的话和想法。对于应试的作文,我始终是头疼的,60分的作文,能得36分我已经很开心了,要是得40分以上就完全是个意外了,我喜欢那种随心所欲地写。高一时期的每周随笔是我觉得那时写得最好的文章了,因为我写的东西都是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,也时常能得70分以上(没有奢望过能得80分以上了,好像也从来没有得过),从某种意义上也鼓励了我。
大学后,有了自己的电脑,经历了一些事情,所以偶尔也会记录,那时写下的文字是最真实的,也是一些最深刻的体会。现在回头去读那些文章,自认为也是非常有味道的。写得不多,也有一些被删除了(现在觉得很可惜),但都成了我的珍藏。
毕业后的几年里,写的不多,只有可怜的几篇,却也没有停止过。真正开始疯狂写作是从13年开始的,一直持续到现在,这也成为了我的一种爱好。空闲的时候,或者是大脑中的想象无处适放的时候,总会毫不犹豫地码上一些文字来“意淫”。
至于我写作的题材来源于何处,归总起来就是周边的生活和自己的想象。如果没有生活给我想象,我根本写不出任何的东西。
我不是一个细心的男人,但自认为还算得上是一个善于观察周边事物的人,看到身边发生的事情,我不会把它当作已然存在,还会额外地思考一下为什么。最近有同事问我“为何老是喜欢问为什么”,我想这也是源自我对生活的好奇。分析及猜测事情的前因后果,在不知不觉中也成为了我的一项爱好,甚至有时会在大脑中给它布置一个生活场景。
在社交圈中,我也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,但我愿意倾听,听大家讲各种各样的故事,想象当事人的举止。有些时候觉得有趣,但还不够丰满的时候,会把其它的事情撮合进来,然后把他们整理成文章。若是你发现我一个人坐在那里不由自主地笑的时候,我肯定是在描绘一幅只有我才懂的场景。
书籍也能给我带来额外的想象,作者的大部分观点我是认同的,可也有很多的地方让我发挥,从某个点着眼,然后步步演绎自己的方法。在观点对立的时候,那就更容易了,总是能够找到很多的论据来驳斥对方,如此也就很容易写下一篇文字了。
历史、经济、旅行及生活总是能够给我带来很多的感触,而我又是一个多想的人(狂想主义综合症患者),生怕想到的东西被遗弃,所以记录成了我保留它们最好的方式。
写文章大体是这样,把自己的经历和他人的故事揉碎,接着均匀地搅拌,然后提取自己想要的东西,再添加一些想象的调料,最后把它们有条理地粘合在一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