残剑

Stop walking today and you'll have to run tomorrow!

16日杂谈

| Comments

在这个移动互联的大数据时代,几乎没有个人隐私,我也没必要隐藏什么了,所以有了这么一个决定:空间中的私密日记总计20篇,现将其中的19篇全部公开。这些文章大部分是在大学期间写的,回过头看看还是有一种成就感的。空间中还有大量的转载文章,是时候把它们腾挪一个地方了。

起先还在考虑是否要把转载的文章备份到其它的地方,可发现自己这么多年都没有再去关照过它们,最后一狠心就把它们全部删除了。那些文章更多的是鸡汤,喝多了始终没有好处,删除了也不会可惜,但还是要感谢它们陪伴我走过了那些无知而又天真的岁月。目前空间中只保留了一篇其他人(刚哥,一个拥有文艺气息的青年,是我大学四年的舍友)写的文章,其余是个人努力码字的结果。

现在的我变得越来越讨厌无止境的转载(适当的调剂我还是认同的),那简直是在“污染”空间的资讯。别人的行为我无力去改变 ,那就从自己做起,努力写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。

我一直是追求原创的人,经常会为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而烦恼。记得高中的语文课在正式上课之前有5分钟的演讲,虽然三年下来轮到每个人没有多少机会,但我始终在写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。可能为了一篇文章,我会花费三节晚自习课去书写、改进。演讲的设计是:你在台上演讲,结束后和你坐在一起的两位同学需要对你的演讲作一个点评。所以写完后我会给周边的同学看,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。高一的时候,写过一篇有关“体毛”的文章,周边的同学看完后都大笑,他们“鼓励”我就如此这般演讲,其实我心里清楚——他们看重的并不是我的独立思考,而是想在次日的语文课上看到一些搞笑的事情发生。我清楚在即将到来的时刻会发生什么,但我坚持了自己最初的决定。我依旧清晰记得他们以嬉笑的态度在评论着我的演讲,那不是一种尊重和认同,我不需要。

高中三年的演讲,每个人都经历过了几场,但我始终没有记下一些有价值的演讲(理由很简单,他们只是拿着《读者》、《青年文摘》等杂志在有感情的朗读,或者这些文章大伙都已看过,谁又会再次专心的听呢),有一个人例外。这个人就是龙兄,他的文章是“厕论”,描述了当时很多人上厕所不冲的现象。很具体的内容我不记得,但我对这次演讲记忆深刻。坐在位子上的同学听到这些后是捧腹大笑,但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——打击一个少年的积极性。时至今日,我依然会对龙兄说——即便所有人否定了你的演讲,我始终支持你,那时的我永远站在你那一边。

原创的演讲有个好处:别人在没有听完之前,不会知道你要描述的事件、表达的观点,大部分时间他们会竖起耳朵专心地听你。这就是我想达到的效果。我的文章写得不好,但我在描述自己的东西,在高中期间为数不多的几次演讲中,整个教室在我上台后是异常安静的,这或许跟我的大嗓门也有一些关系。在这一点效果上,我击败了很多人。高中毕业已多年,你们是否还记得我在台上高亢激昂?

搬到新校区后,母亲曾去向一些老师咨询我的状况。母亲告诉我关于语文方面的评价是”演讲自己写的东西是不错的,但欠缺了一些,是在死背“(显然这不会是一个母亲的评价,况且她不可能亲眼看到我台上的表现)。听到这样的评价,我独自走出了房门,我流泪了(男儿有泪不轻弹,只是未及伤心处)。伤心并不是因为我的文章不如他人(事实就是如此,我不会自欺),是我的独立思考没有得到肯定而是一种磨灭。那句话成为了我内心的一块伤疤,至今未能愈合。这一句话,并没有把我彻底打趴下,这么多年后我始终在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。

文章删除完毕,重新去浏览了一下标题,发现11和12两年并没有发表过任何的文章。这两年我都去哪里了?我已淡忘了过去的那些记忆,再也寻找不回来(不愿舍弃却又无能为力),或许我把那些时间贡献给了论坛。写作总是断断续续,能走多远是一个未知数,尽力把这条路走得长一些。

擦掉过去的眼泪,收拾行囊,携同你,和你们一起结伴上路,朝着属于我们的方向继续前行,我相信屌丝终究有逆袭的那一刻!

Comments